-
地球無可替代,這場選擇將決定我們是否還有未來
2025 Earth Day,這不再只是對地球的祝福,而是對人類的最後叩問。
「當我們失去這個星球,我們將無處可去。」
這句話過去曾被視為警語,而今,它成為冷峻的現實。
氣候變遷不再是學者的預測,而是正悄悄發生在你我日常的危機——每一次毫無預警的暴雨、每一場漫長的乾旱、每一個消失的物種、每一段被洪水淹沒的家園,都是地球對人類的回應。我們正在歷史的臨界點上,進退之間,決定的不只是當代生活的方式,更是下一代是否有機會擁有完整的自然與未來。
氣候危機:從未來式,成為現在進行式
我們以為氣候災難距離我們還有十年、二十年,但真相是——它已經開始。我們正在經歷的,不是偶發性的異常現象,而是全球生態系統崩解的徵兆。
-
極端氣候頻率攀升,夏天更長,冬天更短,暴雨與乾旱交替出現。
-
海平面緩慢上升,沿海居民開始失去土地,內陸地區則面臨水資源短缺。
-
森林快速減少,珊瑚白化、蜜蜂消失、野生物種大規模滅絕,整個生物鏈正遭受重擊。
-
生態資源的喪失,最終將反噬我們賴以生存的糧食、能源與安全。
我們不再能以「氣候變遷」作為推卸責任的口號。這是一場全人類共同參與的危機,而我們每一個人,都是參與者。
科技與時間,曾經被視為救贖,現在卻成為危機的溫床
人類一度深信科技能解決一切困境。
我們相信人工智慧會讓城市變得更聰明,基因編輯能拯救物種,碳捕捉技術可以抵銷所有排放。我們甚至幻想,若地球無法居住,就轉移到其他星球。但現實是殘酷的。科技從未創造過第二個地球。
每一次依賴科技拖延決策、規避改變,我們其實都在喪失時間。而時間,是我們現在最稀缺的資源。我們以為還有餘裕,其實時間早已不再站在我們這一邊。
不只是環境問題,而是人類文明的選擇題
今天,我們所面對的,不只是生態議題,而是倫理問題。
我們究竟能否擔起為後代留下生存空間的責任?
當我們砍下一片森林、耗盡一座水源、排放一噸溫室氣體時,是否曾想過下一代要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承受?地球日,不只是一次關懷地球的表態,而是對未來世代的交代。
每一滴融化的冰川、每一次無聲的物種消失、每一片被焚毀的森林,都在默默地問著我們——
人類是否還有勇氣直視這場災難?
是否還有能力停止過度?
是否還願意重建與自然的關係?
地球的命運,從來不在「他們」,而在「我們」
在全球生態失衡的背景下,最需要的不只是政策或科技,而是集體的意志。
我們能否在碳中和之前,先學會減法思維?
我們是否能以生活實踐而非消費意識,來支持永續?
我們能否重拾對自然的敬畏,而不是佔有?改變從來不是壯闊的革命,而是日常中一點一滴的選擇累積。
選擇更有意識地消費,選擇支持對地球友善的品牌與政策,選擇在生活中留下更少的痕跡與浪費。因為這不是為了拯救地球,而是為了讓人類能夠繼續活在地球上。
Before it's too late, act now.
因為地球不是可被替代的選項,而是我們唯一的起點與歸屬。 -
-
世界海洋日|共同守護我們的藍色星球
海洋是地球上最寶貴的資源之一,不僅提供了各種生物多樣性,也為我們的氣候調節發揮著重要作用。然而,長期以來的過度開發、污染和氣候變化給海洋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威脅。我們致力於尋找可持續的原材料來源,並以創新的方式減少對海洋的負擔。我們嚴格遵守環保規範,確保我們的產品不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破壞。然而,我們的努力只是冰山一角。
保護海洋需要全球範圍的合作和共同努力,我們呼籲每個人都加入到保護海洋的行列中來,無論是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,還是參與當地的海洋保護活動,每個人的努力都是寶貴的。讓我們共同努力,確保我們的海洋資源得以永續。
-
為北極動物建立保護機制|防止棲息環境遭受破壞
北極是遙遠而神秘的地方,也是野生動物豐富的棲息地。然而,這片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區域,卻因為多數國家對其利益的覬覦,而面臨開發和開採礦產和化石燃料的壓力。這些行為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,也威脅到世代生活在北極的原住民。我們必須採取行動,確保北極地區的永續發展,以維護其自然生態系統和原住民的權益。
綠色和平組織:www.greenpeace.org/taiwan -
減少人為干預,協助森林重建生物多樣性
全球森林正面臨空前嚴峻的危機,其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是人為干預。工業發展以來的大規模砍伐,讓森林面積急速減少,許多重要的森林生態系統遭到破壞。這不僅迫使許多與森林共生的社群遷徙,也威脅到許多稀有及瀕危物種的棲息地。此外,森林的破壞也導致大量原本封存在森林中的溫室氣體釋出,進一步加劇氣候變遷的影響。因此,我們必須盡可能減少人為干預,讓受傷的森林得以重建,以恢復生物多樣性和碳固定能力。維護森林生態系統和保護生物多樣性,是全球永續發展的重要任務。
綠色和平組織:www.greenpeace.org/taiwan -
全球氣候變遷之下|東亞的挑戰與臺灣應對
全球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,莫過於氣候變遷。東亞地區乃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高之區,居民無不感受其影響。臺灣為海島國家,近年來極端天氣頻仍,多次受災,顯示出氣候變遷威脅之嚴重性。我們必須迅速減緩溫室氣體排放,以確保永續發展之未來。
綠色和平正積極推動應對氣候問題的方案,在社會繁榮發展的同時,亦保護地球自然環境。我們應加速發展再生能源,取代傳統的化石燃料,實現能源轉型,讓升溫得以控制在攝氏1.5度以下。綠色和平組織:www.greenpeace.org/taiwan
-
讓蔚藍繼續存在|保護海洋生態與可持續發展
海洋生態面臨著嚴重的危機,全球海洋受到破壞性的漁撈、污染以及氣候變遷的威脅。這些威脅不僅破壞了海洋的生態系統,還對依賴海洋生態系統為生的人類產生了直接的影響。但是,我們仍然有機會扭轉這一情況,通過共同努力保護海洋資源,確保海洋的健康和可持續性發展,從而守護所有的生命和人類的福祉。
綠色和平組織:www.greenpeace.org/taiwan
-
全球塑膠危機|我們正面臨的現實問題
現今,塑膠垃圾已成為全球海洋生態系的主要威脅之一,每年有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,對海洋生物造成巨大傷害,更嚴重的是,塑膠垃圾分解成微塑膠後被食物鏈吸收,可能影響人類健康。要保護海洋,需從源頭控制塑膠垃圾的產生與處理。
綠色和平組織:www.greenpeace.org/taiwan
-
共同連署| 2024年底前 通過《全球塑膠公約》
全球每年估計有 1,270 萬噸的塑膠廢棄物流入海中,相當於每分鐘有超過 1 個貨櫃的塑膠污染自然環境。隨著人類對塑膠使用量的不斷增加,塑膠垃圾已成為世界各地的嚴重環境問題。綠色和平於 2022 年 8 月發布調查報告《難逃塑命:臺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及棲地微塑膠污染調查》!發現六大保育類動物體內皆有微塑膠,顯示塑膠污染已無所不在。
綠色和平組織:https://cloud.greentw.greenpeace.org/petition-gpt_plastics/?ref=get-involved-cards-group2&_ga=2.143171189.1171133416.1683097126-63076395.1682010414 -
阻止鑽油開發|淘汰化石燃料
夏季北極融冰以每日一個臺灣面積的速度消逝,加速各國政府企業爭奪北極資源,綠色和平正積極監督,並持續各種氣候行動,將升溫控制至 1.5°C。
綠色和平組織:www.greenpeace.org/taiwan